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国画艺术名家 陈训勇 太阳 艺栈
  chxy.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9365
最新博文:
草间品墨——陈训勇“蚂蚁一族”水墨艺术作           品墨堂畅想中的汕头中国画院      真情实感 应物象形 对立统一      品墨堂里飘来的歌      品墨堂:一场奢侈的艺术梦想     
我的动态    
真情实感 应物象形 对立统一
发布时间:2008-10-06

      真情实感  应物象形  对立统一

             ——谈崔白《双喜图》之艺术特色

                           陈训勇

崔白我国北宋时期多能而杰出的画家,除擅长山水、以及道释、人物、鬼神以外,特别长于花卉翎毛写生。画鹅、败荷、凫雁和水上风物最负盛名,崔白的出现,打破了画院中一百年间流行的黄筌父子“陈陈相因,格调不变”的局限,摧枯拉朽,推陈出新,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树立了他在中国画,特别是花鸟画发展上不可替代的权威地位。

《双喜图》是崔白的晚年之作,从北宋中期流传至今,已过了九百多个风雨春秋。此图描绘了在深秋的季节里,山林里古树槎桠,落叶飘零,枯草摧折,一对山鹊对着野兔躁动跳跃于古木槎桠之间的情景,一鸟由画外飞来,一鸟蹲在树干上使尽浑身力气对着土坡上的野兔惊叫不已,野兔也不禁惊奇地睁大眼睛回首凝视,枯枝、败叶、衰草在飒飒秋风的吹拂下仿佛飕飕作响,把鸟兽草鞋木之情与自然之环境交融为一体,汇成了一组表现秋景秋色与秋风的生动画面,让观者既可目睹,又可耳闻,给人带来了一种音乐般的美好感受。

《双喜图》是真正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必临之作。如果说写书法必须领会“永”字八法,一个“永”字包函了所有汉字之主要笔画。那么,我认为崔白的《双喜图》就是中国花鸟画技法中之“永”字八法,从精致入微而不死之翎毛、兔毛到表现土坡之泼墨,手法多而不乱,不同物体用不同表现手法,它既是山水,又是花鸟,更是一个场景,无论是学画花鸟,还是学其它,都是一种必修的课程,当你理解了、读懂了、领会了,就一通百通。

在绘画技法上,充分体现了南齐“谢赫六法”中“应物象形”之精神,鸟之翎羽以轻盈而坚挺之笔法表现,野兔滚圆之体用精致入微之施毛手法表现。老树则以苍老、干涩笔法表现,枯草之脉络,以湿涩侧锋之笔法,并带速度以取其势,体现风所吹动之态。竹枝之细梢以坚挺之笔,竹叶则以挺而带速之笔将风吹竹叶嘎嘎作响之声表现出来。土坡则用圆笔侧锋迅笔写法,点线结合,干脆利落,笔墨工整而不织弱,粗犷而不板滞,色彩淡雅而不艳俗。“曲直方圆,皆中尺度”。虽放手铺张为图,却找不到丝毫琐碎和散乱之痕迹,绝妙的构图,沉着凝炼的笔墨,表现在画面各个部分,则在变化中寓和谐,在统一中寓变化,使整个画面恰到好处地构成一个完美无缺的艺术整体。

画家所攫取的对象,只是一鸟、一兔、一草、一木、一树一竹,表现的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凡题材,但画家以极锐敏的观察力,牢牢地把握住应物象形的笔墨基因,使用高度和谐的对立统一手法。从特定的自然环境出发,使之留下不平凡的意境和动人心弦的形象。其新鲜奇异的趣味布满绢素,溢于画外,引发观者兴起无限的遐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文同对崔白所称颂的“多情惟白画”那样,崔白能寄真情于写实之中。他不仅表现出花鸟之质感、量感和运动感,更让鸟语草木的情与景,形与神,动与静,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得到有机的结合,造成了一个自然天成的场景和呼之欲出的形象,崔白的画之所以能扣住观者的心弦的原因就在于此。晚唐诗人兼理论家司空图曾经在其《诗品精神》一章中写道“生气远出,不若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说的是要把诗文写得勃勃有生气,而不能把诗写得象死灰。诗思要与自然同化,方可显出生气来。这生气不过仍是生动自然,神气十足之气,崔白的《双喜图》就出色地表现了这样一个十分难以驾驭的特色,于是一派天真烂漫之趣与天然自在便跃然纸上,这是他真心实意的投入大自然怀抱,并与大自然同化的结果。

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画家绝不是单纯地为描绘对象而描绘对象,更不是为了表现自我之艺术技巧而搔首弄姿取悦于人,而是随着自己的“情性所到”,通过双鹊对野兔的惊叫,以及飒飒秋风震撼中的萧萧景色,结合自已所处的时代和个人境遇的实际,在写人、写心、写时代、写感受、写一种思之不尽的意念,如果说崔白是在画画,毋宁说他是在用画笔作诗,着文写史,直陈心曲抒发个人的爱和憎。虽然,从画面上看去,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丝毫涉及患难和痛苦之笔墨,其实,那双鹊对野兔惊叫的紧张神志,野兔回眸凝视的表情,摇曳树枝和倒伏衰草的萧瑟之状,应该都蕴藏着一种委屈不平之声。《宣和画谱》中写道:“画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写诗人相表面里焉。”这一见解恰好与崔白此作相契合。这也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运用的二种“比兴”手法在中国绘画,特别是在崔白绘画中的妙用。

文学作品最忌做作,雕琢与堆砌,要脱口而出,才能自饶情味,诗人在生活中有真情实感,不吐不快,所以写来好象俯拾皆是,一点不勉强,不做作。画家也然,在生活中有真情实感不写不快,所以写来也得心应手,自然贴切,形神兼备,具有真美。崔白的《双喜图》不仅如此,而且以其精练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最深沉的含蓄,从画面看,画家似乎没有透露他的思想感情,而他的思想感情都深深地蕴藏在所描绘的景物之中了。

                                              (1994年研究生课程论文)

评论(0) | 阅读(516)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悦 ()
万蚁一心 ()
上善若水 ()


我的最新动态

草间品墨——陈训勇“蚂蚁一族”水墨艺术作
品墨堂畅想中的汕头中国画院
真情实感 应物象形 对立统一
品墨堂里飘来的歌
品墨堂:一场奢侈的艺术梦想
品墨圆梦
品墨人生
一曲宁寂的生命之歌
陈训勇工笔花鸟画叙


访客最新留言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国画艺术名家陈训勇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